勾画未来世界教育的蓝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2001年以来,我每年都会到中国访问几次,花时间到不同省份的中小学、大学及职业技术学院,与那里的学生、教师、中小学校长、大学教授及政府官员进行交谈。我曾经带领过几个由美国教育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到中国访问,也在美国接待过中国的中小学校长及教育界的领导人,双方就许多不同的教育话题进行了探讨。所有这一切都给予我机会,使我得以见证中国教育快速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我对此深表钦佩,同时也意识到了此中的不足。

    在21世纪初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为PISA)之前,是没有办法对不同国家教育体系间的成就进行对比的。截止到2015年,PISA评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2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年龄为15岁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及科学三门学科中的成绩。媒体主要关注的是根据PISA成绩为各个国家排名,而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则是透过排名,去理解为何一些教育体系能够极大地提高其教育绩效并使教育更加公平,而其他国家却仍旧原地踏步且缺乏平等。

    本书原是为美国而写,因为美国民众对教育质量标准及公平性的缺乏普遍不满。微软前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将此书列入必读书单。然而,本书在其他国家也有广泛的读者群,因为本书第3章及第4章所讨论的产生高绩效教育体系的关键成功因素与所有国家相关。这些关键的因素包括:远见卓识的领导能力,雄心勃勃的课程标准,明确的政策及额外资源以致力于实现教育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队伍,各级教育体系的协调一致、评估及问责制,以及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措施以使这些关键的因素落地。比如欧洲的德国、英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几个国家,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南美洲的巴西和智利,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加坡、日本、越南,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等,众多不同的国家都在积极地运用本书第3章和第4章中描述的经验,去适应其自身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缩小成绩间的鸿沟。

    2015年,中国有4个省份参加了PISA测试,并取得了不错的分数,数学居世界第6位,科学居第10位,当然,阅读只位于第26位。他们的得分超过了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超过了那些在教育上的投入远远大于中国的国家。但是,在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以及来自社会经济群体顶端和末端的学生之间的成绩鸿沟仍然非常大,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关注其教育的公平性。

    但是这还不够。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知道,强调高分数的高利害关系的考试需要在学生的负担和创造性方面付出高昂的代价。正如本书第5章和第6章所讨论的那样,深刻的技术及科学变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全球化已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他们的上一代人以前,学校里所教授的内容能让人终身受益。而今天,知识和技能可能会非常迅速地被淘汰。终其一生,他们将不得不运用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目前尚未被发现的问题。因此,各国的教育体系都在努力应对并尝试大幅度地重新设计学习环境,以发展那些被称之为“21世纪的核心能力”的东西,其中包括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能力、自我引导能力以及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中国既是第一世界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其全国的教育发展状态极为参差不齐。但是,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美国的教育体系在许多方面仍旧是对方的一面镜子。中国有非常强大的核心课程——至少在数学和科学方面,有雄心勃勃的学术标准,有受到高度尊重的教育职业,有良好的职业准备以及广泛的专业发展机会。但是,中国学生的选择机会要小得多,几乎没有第二次机会,而且直到近年来才开始运用技术手段,总体来说,其教学方法更为传统。尽管中国的学校进行了多次改革努力,但其在允许足够多的学生去发展个人才能和兴趣、鼓励积极学习和解决问题以及保持学习的热情方面仍显不足。

    相比之下,根据国际标准,近来,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标准仍相对较低,教育职业不像在中国那样受人尊重,教师也没有相类似的机会去发展并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但是,美国的课程比中国灵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加个性化,同时,美国的学校也更多地运用技术手段,更加广泛地运用现代教学法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及创新。目前,美国也有更多的高中后教育及终身学习的机会。但是,中美两国都在为来自较低社会经济背景及具有外来背景的学生提供更为公平的教育机会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983年,邓小平曾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著名的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也说过:“最好的、最明智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所得到的东西,必定是社会希望所有儿童都具有的东西。”通过互相学习,我希望我们能够开发出集东西方最佳水平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创立有助于所有年轻人掌握21世纪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的学校,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过上有意义、有创造性的生活。

    (本文选自《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国际一流教育体系的卓越创新范例》书序)

    【美】薇薇恩·斯图尔特著 张煜 李雨英子 张浩然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书房里特别的客人     下一篇:新书速递